北京怀柔再现“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史小静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3-20    

  近日,“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再现北京怀柔水库的消息登上热搜。遇到桃花水母,堪比走了“桃花运”,因为它并不常见。

  什么是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是一种原始低等的无脊椎动物,最早诞生于约5.5亿年前,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作为生物进化过程形成的一个物种,其地位丝毫不逊于大熊猫。

  桃花水母,多在桃花季节出现,直径约15-25毫米,几乎是透明的,有白色或绿色色调,触角约20毫米长。它们无头无尾呈圆形,晶莹透亮,柔软如绸,身体周边长满了触角,中间长着五个呈桃花形分布的触角状物体。

  在动物学上,世界上首次记录桃花水母是在1880年,标本采自英国伦敦,定名为索氏桃花水母。

  我国第一次有关桃花水母的科学记录是在1907年,一位日本人在宜昌附近的长江中采集到了10只桃花水母,命名为宜昌桃花水母。

  2004年出版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对生长于中国的9种桃花水母进行了权威的等级论证。其中,中华桃花水母和信阳桃花水母为无危物种,宜昌桃花水母和嘉定桃花水母为易危物种,楚雄桃花水母、杭州桃花水母为近危物种,秭归桃花水母、四川桃花水母为濒危物种,短手桃花水母为濒危甚至极危物种。

  桃花水母是名副其实的“水质检测员”。

  桃花水母产于淡水中,对水环境的要求极高,适宜其生存的水域必须无毒无害、洁净,且多呈酸性。测出PH值为6.4。这一微酸水环境最适宜水母生长。

  这次在北京发现桃花水母实属不易。

  据了解,2022年,北京怀柔区2个国家、7个市级(含2个国家)地表水环境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提升至100%,即全部达到Ⅲ类水体标准,其中位于密云水库上游龙潭沟门(白河)、汤河口(汤河)两个考核断面年均水质首次达到I类,优于水体功能区标准,创历史最优。

  不只是桃花水母,近年来,怀柔在主要河流库中还多次发现北京市二级保护鱼类中华多刺鱼、宽鳍鱲、黑鳍鰁和马口鱼。

(责任编辑 吴运竑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