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被生态环境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评为“2022年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表现突出集体”,已连续两年获此殊荣。
近年来,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严的主基调,多措并举,扎实开展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加大宣传力度,广挖案件线索。制作宣传视频和专题片,通过“以案释法”,阐释危险废物的危害性。组织各地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开展拉网式排查,及时发现违法线索,建立问题清单;通过大数据分析研判,及时移交相关环境违法犯罪线索;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信访工作的意见》,实行有奖举报,公开典型案例,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监督。
强化部门联动,形成打击合力。联合省公安厅、省人民检察院采取“联合会商+现场督导+联合挂牌”的方式,推进危险废物涉案线索排查及专案办理。三部门先后召开20余次联席会议,赴多地开展现场督导;对12起危险废物违法犯罪案件联合挂牌督办;提级查办“符离横口危废倾倒填埋系列案件”等大案要案,形成强烈震慑。
注重业务培训,提升执法能力。联合省公安厅、省人民检察院举办全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业务培训班。常态化组织污染源自动监控监管业务培训,组织开展自动监控交叉核查,在全省打造一支65人的污染源自动监控执法尖兵队伍。联合省总工会举办污染源自动监控执法技能比武竞赛活动,为竞赛成绩突出的集体、个人成功申报“工人先锋号”“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提升工作荣誉感。
完善工作机制,破解办案难题。联合省公安厅、省人民检察院、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省司法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协作机制的意见》,明确建立健全联席会议等“八项机制”。通过优化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创新协作办案方式,提升案件质效,妥善解决了危险废物属性认定鉴定等问题,发挥了联合惩治环境违法犯罪的机制作用。
2022年,全省移送公安机关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案件52起,位居全国第五位;办理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案件29起,位居全国第三位;办理出具虚假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报告案件14起,位居全国第一位,严厉惩治了危险废物和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
(责任编辑 吴运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