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擦亮“山泉湖河城”生态底色

来源:自然生态环境调查网    作者:肖红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7-27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济南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对山东工作作出“三个走在前”的重要指示要求,希望山东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中第一次提出“强省会”战略后,济南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济南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表示济南要锚定“强、新、优、富、美、高”的奋斗目标,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擦亮“山泉湖河城”的生态底色,加快建设美丽济南,是强省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的有力措施。

  济南市生态环境系统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济南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目标要求,努力在“三个走在前”中展现济南生态环境部门新担当。

  1 党建引领 锻就队伍过硬素质

  近年来,济南市生态环境局紧紧锚定“走在前,作表率”的目标,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党建引领,扎实推进模范机关建设,在今年全市庆“七一”模范机关发布会上,被评为“模范机关建设工作示范集体”。

  坚定走好第一方阵。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从严从紧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不断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行党支部评星定级管理,全局先后有4个支部被评为全市“示范党支部”,12个支部被评为全市“五星级党支部”。

  扎实开展队伍建设。强化政治监督,在全市率先完成政治监督活页编制,被市纪委定为参考范本。实施“成长路上·奋斗筑梦”强基提质工程,组建青年攻关团队,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注入青年力量。深化“争做强省会建设先锋队”主题实践活动,在急难险重任务一线组建临时党支部和党员突击队,着力锻造“唯实唯先、善作善成”的先锋团队。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连续两年开展“千人下基层”系列活动,统筹安排全市生态环境系统72个支部、1000余名党员干部职工逐一对接街道、村居和重点项目,坚持党员下沉在一线、服务在一线、攻坚在一线,认真践行“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全力锻造生态环保铁军。

  2 靠前一步 服务项目顺利落地

  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围绕济南市委、市政府凝心聚力抓项目、蓄势赋能促发展的工作基调,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一企一策”“一支部一项目”,主动服务、为企业送服务、解难题。

  优化环评审批,服务项目顺利落地。推行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审批服务,将省、市重点项目纳入服务保障清单,“一对一”对接,“一企一策”提供服务单;畅通重点项目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实现即来即审、并联提速。深入试点环评和排污许可“一套材料、一口受理、同步审批、一次办结、双证齐发”一体化审批模式,提速增效,联动发力,服务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强化要素保障,实行总量指标统筹。建立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信息化管理平台,对项目所在区、县难以保障污染物总量指标的,实行全市统筹,把有限的环境要素资源向优质项目集中。落实《山东省“两高”建设项目碳排放指标收储调剂管理办法(试行)》,指导帮助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积极争取省级碳排放指标调剂。

  建立“四个一”机制,助力项目加速建设。印发《关于服务项目建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22条措施》,成立一个专班、建立一个台账、安排“一对一”对接、实施一套提速流程,以项目需求为导向,助力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

  截至目前,济南市生态环境局累计完成1107个2023年度省、市、县重点项目环评手续办理(含登记备案和无需办理情形),在为重点项目加快落地提供支持的同时,大大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信心及动力。

  3 创新机制 为企业增添绿色动力

  如何帮助企业算好环保经济账,是济南市生态环境系统不断探索实践的新课题。济南市生态环境局从3方面着手推进改革创新,为企业增添绿色动力。

  落实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对纳入正面清单的企业(项目)以非现场检查为主,做到“无事不扰”,尽可能减少对企业(项目)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强化科技赋能,实现智慧监管。通过智能管理平台,及时向企业发出排污许可证到期延续预警、执行报告按时提交提醒、污染物总量超量预警,实现电子证照全覆盖,做到让“企业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全面加大和提升生态环境执法力度与温度。推出《关于从轻减轻和免除行政处罚的实施意见》,制定《济南市生态环境系统行政处罚“四张清单”》,严格落实从轻、减轻和免除行政处罚的14种情形和“首违不罚”的6种情形,鼓励及引导企业主动落实环保主体责任。

  4 绿色转型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济南市坚持把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作为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服务高质量发展。

  科学构建生态环境空间管控体系。作为国家首批“三线一单”试点城市,济南市全力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应用,开展钢铁、化工行业中碳排放环评试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控制。

  扎实推进新一轮“四减四增”,加快调整产业、能源、运输、农业投入与用地结构,打造绿色、低碳、韧性、宜居的现代泉城。对新建“两高”项目,严格实施产能、煤耗、能耗、碳排放、污染物排放“五个减量或等量替代”,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鼓励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全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制造、清洁能源生产、轨道交通、绿建示范园等绿色技术创新。全面推进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建设,积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让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更浓、成色更足、底色更实。

  城市发展如滔滔黄河,奔流不息,前行不止。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将紧紧跟随国家、省、市战略部署,矢志不渝,接续奋斗,为“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提供更强助力。

(责任编辑 吴运竑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