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县创新“以草代木”种植技术 化解菌林矛盾推动产业绿色发展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叶相成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8-02    

  “看,这就是巨菌草。”近日,在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河夹镇归仙河小流域,河夹镇党委书记郑荣平指着河岸边一片撂荒地上的绿化带说:“这种菌草就像韭菜,越割越长。”

  郧西县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又位于南北气候分界线的秦岭余脉,日照和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适宜香菇种植。近年来,郧西县将香菇产业作为当地主导产业,各乡镇甚至一些村庄都建有香菇基地,带领乡亲逐步走向脱贫致富之路。

  2023年,郧西县着力打造香菇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将香菇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产业,全县香菇产业驶上发展快车道。2023年,郧西县食用菌种植4070万袋,综合产值24亿元,出口创汇7200万美元。

  据了解,传统香菇栽培要用树木做成菌棒,然后在菌棒上播菌种,但这需要砍伐大量树木。如何平衡香菇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此,郧西县聘请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并组建郧西专家工作站,成功以巨菌草“以草代木”在郧西种植香菇。

  巨菌草系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且根系发达,具有保水保土、防沙固沙、净化水质等作用,经过专家改良后的巨菌草粗蛋白含量高,木质化程度与木屑相似,非常适合“以草代木”种植香茹。一次种植可连续收割15年以上,甚至可做到一年内多次收割,大大降低了农民们的播种成本。

  “大力推进‘以草代木’示范种植,既解决了牧业饲料问题,又解决了菌业原料问题,在化解‘菌林矛盾’的同时,还能兼顾经济与环保。”郑荣平说。

  近年来,郧西县发挥巨菌草生态和经济价值,把全县划分为巨菌草食用菌料提供区、牧草种植区、种苗供应保障区,并配套出台种草制棒、种草养畜等系列扶持政策,推动畜牧业发展。

  为进一步示范探索适应发展、效益更优的食用菌产业链积累经验,2023年完成菌草种植两万亩、“以草代木”种植菌菇50万棒。今年,郧西县还计划菌草种植3万亩,“以草代木”种植菌菇200万棒,逐步让一棵菌草引领香茹产业“点绿成金”。

 
(责任编辑 杨艳丽)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