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浙江省温州瑞安市曹村镇的观景台上远眺,天井垟水面波光粼粼。远处的垟心岛上,一片片花海随风摇曳。
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这里曾是有名的省级涝区,“水”一度是阻碍曹村镇发展的心头之患。“养女勿嫁天井垟,未旱没水吃,未满一片白洋洋,一下暴雨赶快爬栋梁”,当地民间曾流传这样的话。
蝶变,得益于一场以“水”为重点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近年来,曹村镇以绿为底色,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大力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让昔日“人人摇头”的涝区成功变身为人人向往的景区,实现了从美丽环境向美丽产业、美丽经济的绿色转型。
治理水患,“涝区”变“粮仓”
曹村镇地处的天井垟三面环山、中间低洼,相当于一个大锅底。“以前只要雨下大一些,山上的雨水往田里灌,这里都会积水成灾。加上河道比较狭窄,连年淤积,严重影响粮食收成。”温州市生态环境局瑞安分局党组成员谢庆曦告诉记者,特别是台风季,水稻常常因泡水超过24小时而导致颗粒无收。
2016年,曹村建镇,镇党委班子上任第一件事就是以水患治理为切入口,进行全域提升。把鲜红的党旗插进田间地头——曹村镇立即开展“十大先锋”行动,在全域范围设立了十大类1150个党员先锋岗,通过以赛促建,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拓宽河道涉及不少农田,党员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在全镇河道沿线9个村134名治水攻坚岗党员先锋的共同助力下,仅用1个月时间,全镇就完成了河道沿线10公里的政策处理。
随后,水利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如火如荼开展,不仅保留原始的河道流面,还将河道宽度从8米拓宽至40米,建起5座堰坝,成功破解“漫水不退”的“锅底”困局。通过实施松木桩护岸、植树固土、加固堤防、河道疏浚、清障等一系列举措,曹村镇抗旱防洪减灾能力显著提升。
攻克水患后,针对耕地利用破碎化、农田布局无序化等问题,曹村镇启动“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重点实施绿色农田、耕地功能恢复、耕地生态建设等工程,统筹推进耕地、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粮食功能区空间布局层层套合,成功让“满天星”连成万亩田。
“整治后,农田平均每亩增产了二百多公斤。”说起变化,曹村镇种粮大户老陈连连称赞。目前,万亩良田天井垟功能区已整体达到亩产吨粮的生产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万吨粮仓”,成功跻身浙江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十大示范区之一,创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天井垟地块入选全国第三批天然富硒土地。
因地制宜,“粮区”变“景区”
“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从来不是一蹴而就。”曹村镇副镇长吴风平介绍,近年来,借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曹村镇开展了天井垟河道景观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引水为池,栽种莲花,在莲池中建成九曲桥、凉亭、栈道等,让天井垟成为瑞安的“世外桃源”。
河水变清了、田地变肥了、环境变美了,由“青山绿水”带来的“美丽”红利源源不断。依托山、水、林、田优势,曹村镇成功打造省级田园综合体,推出水上游艇、房车露营、滑翔伞等“水陆空”三栖游玩模式,举办全国风筝精英赛、和美乡村“环浙步道”体验赛、浙江诗词大会等赛事活动,研学、民宿、农家乐等业态多点开花,年均接待游客超数百万人(次)。
此外,曹村镇抓住农田两季稻“空窗期”,在千亩试验田里积极探索“稻虾轮作”,亩均产值由3000元提升至10000余元,增幅达230%,实现一亩田产“百斤虾、千斤稻、万元钱”目标。
在做大“共富蛋糕”的同时,曹村镇注重分好“蛋糕”。2020年,曹村镇创建文旅共富平台——瑞安市进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进士公司)。进士公司股东来自曹村镇所有村村民,村级合作社是股东代表。
进士公司业务范围不仅涵盖美丽田园设施维护、环境卫生管理等政府购买服务,还包括农产品的品牌化推介。全域14个村的农文旅资源被统一运营管理,全镇村民享受进士公司发展红利,农村富余劳动力也被有效盘活,实现“村村入股,人人分红”。
曹村镇农田上产出的不仅是粮食,更有景观;让农民有收益的不仅是农事生产,还有旅游等分红。据统计,2023年曹村镇14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3500万元,11个村集体收入超百万,走出一条“村富带民富、村民共同富”的路子。
实施EOD项目,发展再升级
如今,曹村镇的绿色发展即将迎来“升级版”。今年6月,“和美云江·共富瑞安”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项目二期,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二批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试点。目前该项目已启动实施主体招标。
该项目二期总投资8.952亿元,聚焦飞云江南岸的曹村片区,涵盖曹村镇全域、马屿镇部分区域、仙降街道紧邻曹村镇的1个古村落,以“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农文旅一体化发展”为主线,依托飞云江曹村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飞云溪山农文旅融合开发2个子项目,开展EOD项目一体化建设与运营。
项目将通过农村污水管网改造、新建雨污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河道清淤、生态护坡等工程提高污水收集处理效率,减少入河污染物,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提升飞云江干流及曹村片区水生态环境质量,筑牢生态本底;基于区域战略定位与优势产业基础,导入文旅、农旅产业,打造耕读儒乡旅游风情小镇、石垟湖农旅融合开发工程等特色旅游产品,以产业经营收益反哺生态环境投入,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增值及转化。
吴风平表示,通过此项目的不断推进,曹村片区也将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进一步提高旅游知名度,以产业营收反哺生态环境投入,不断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增值与转化。
“随着EOD项目进展,曹村镇还会迎来绿色转型发展新的蜕变。”吴风平充满期待。
(责任编辑 吴运竑 校对 杨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