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安科新村,一湾湖泊如碧带从村口缓缓流淌而过,水面上白鹭翻飞,水中锦鲤摆尾;村中一排排小洋楼鳞次栉比,家家庭院里花红柳绿;相继建起的唐诗码头、七彩滑草场、丛林穿越等多个文旅产业,引得游客络绎不绝。
安科新村的景象,是天台县“景秀、业兴、民富、和合”共富大美画卷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天台县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聚焦全域整治、全域统筹、全域提升,把“生态的美”变成“发展的美”,唱响“片区组团”共同致富最强音。
水城相融全域美丽
鱼跃湖面、鸟鸣婉转,一大早,慢跑爱好者庞先生已经沿着始丰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健康步道跑了一个来回。“我就住在这附近,几乎每天都会来,这里空气好,风景美。”庞先生说,不光是平时运动来这里,天气好的周末,他还会带着两个孩子到公园里的自然科普馆参加亲子研学活动。
一条东西走向的始丰溪,贯穿天台县85%的区域面积,被喻为天台人的“母亲河”。始丰溪国家湿地公园以此为主体,串联起天台县3个重点镇(街道)、19个村庄,总面积424公顷。在当地人看来,始丰溪国家湿地公园是开在家门口的景点。优美的环境和清新的空气是其最大的“卖点”。
然而,谁能想到,早在10年前,这里却是大片的违章建筑。为了拆违还溪、还绿于溪,天台县强化湿地周边违建防控整治,累计拆除沿线违章建筑近10万平方米,关停湿地周边老旧企业、小作坊、养殖场等污染源近50家,恢复沿线两岸绿化近93万平方米,退耕还湿近15万平方米。
在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天台县将保持“原生态”作为出发点,坚持“不砍一棵树”原则,因地制宜实施动植物栖息地恢复工程。公园累计开展植被恢复面积近30万平方米,恢复始丰溪江心洲、生态滩林等面积近13万平方米,退耕还湿等面积近5万平方米。
2015年起,天台县积极探索湿地“共建、共管、共享”机制,湿地公园陆续与沿线19个村庄签订共建共管协议,将保护制度列入“村规民约”,激励各村以“主人翁”精神,将湿地公园保护好、发展好、打造好。
通过全域治理创造生态红利,美丽湿地迎来了美丽经济。沿线村庄实现从“花钱治水”到“湿地养民”再到“反哺生态”的跨越。如今,始丰溪水质常年稳定在Ⅱ类以上,入选全省“五水共治”实践窗口,水岸活力持续升级,延伸带动岸上会展经济、夜间经济等多业态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始丰新城的吸引力。
数字赋能生态“智”治
生态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近年来,天台县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赋能生态治理,数字化、智能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路径。
近日,天台县水域保护管理多跨协同数字化平台收到了一封来自县行政执法局推送的反馈函。工作人员点开后,关于某河段滩地内堆放种植土的处置情况跃然眼前。
为推动涉水监管从“九龙治水”变“握指成拳”,把河湖建成“生态河”和“数字河”,天台县上线“水域保护管理多跨协同”应用,构建了河湖一张图、云协作闭环管理、公众护水平台三大子场景。通过业务流程再造,横向协同涉水部门,纵向联动省市县三级,提升涉水问题处置效率,筑牢防风险、保平安、护稳定的水域安全防线。
依托数字赋能,天台县生态“智”治的道路越走越宽。橡塑制品产业是天台县主导产业之一,为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天台县首试“电子眼”对涉VOCs全行业进行实时监管,以便及时发现和分析废气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确保废气治理设施稳定高效运行。
不仅如此,100家企业连入台州市生态环境局“一张表”系统,建设“农废e站”数字化管理平台,对农业废弃物实施闭环管理,建设“以废治废”智治应用平台,实现活性炭全生命周期数智监管闭环……天台县积极开展“全生态圈”环保大脑本地化建设,通过数字化技术应用,提升全县现代环境治理能力。
接下来,天台县将持续推进生态环保“绿网”数字治理建设,提升生态环境大数据赋能精细治理能力,建设覆盖全域的全方位水气声自动监测系统、综合协同平台,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等全要素全覆盖,形成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片区组团”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带
接续奋斗之下,尽展蝶变之美。天台县立足本地实际,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安科新村为例,依托便利的区位优势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安科新村家家户户办起了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
此前,始丰溪沿岸的村落单打独斗,各自为战,免不了因为土地、溪滩的归属问题起争执。此外,单个乡村的资源有限,无论是产业布局还是招商引资,都难成气候。
因此,作为山区26县之一,天台县优化布局乡村建设空间,在全域推行“片区组团”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党建联盟引领乡村片区“联姻”,按照“业新民富、美丽宜居、和合智治”思路,统筹片区内资源要素,发挥龙头精品村辐射带动作用,实现资源共享、环境共治、项目共建,升级美丽乡村生态、产业、文化、生活等功能,串点成带,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
安科新村也摇身一变成为“安科片区”。对于“片区组团”,安科新村党总支书记裘旦梁深有感触:“这有利于让我们和兄弟村落一起做大‘蛋糕’。”他向记者介绍,滑草场项目就是安科新村和山头裘村一起合作开发的,山头裘村出土地,安科新村负责周围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有了滑草场等项目的带动,安科新村旅游业态越来越丰富,人气更旺了。
当前,一个以安科新村为核心、以始丰溪为轴的“一溪两岸”九村共富模式已然成型。
后岸村是天台县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的典型。为了放大后岸效应,天台县以后岸村为龙头、以产业为核心,联合街头镇3个村、龙溪乡4个村为片区组团发展,变“单兵作战”为“抱团共赢”。如今,总面积26.89平方公里的后岸片区,规划了花艺、茶艺、药艺、画艺等八大特色产业,错位布局观光旅游、果园采摘、文化体验等业态,跨乡镇打造全天候乡村旅游景区,形成了规模优势,增强了发展后劲。
下一步,天台县将继续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文明+共同富裕”发展路径,以“生态美”推动“产业兴”带动“百姓富”,不断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 吴运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