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说: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加强海上巡查

图说:三亚综合行政执法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开展技能比武活动
在碧波万顷的南海之滨,有这样一支基层生态环境执法队伍,他们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始终奋战在基层一线,用无悔付出和不懈实践,认真践行着基层生态环保人的担当,为祖国最南端的碧海蓝天而努力奋斗。
他们就是海南省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该局以“生态利剑”守护绿水青山,在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中斩获省级集体一等奖、全国市级突出集体(全省唯一获此殊荣市县集体)两项殊荣。
这支生态铁军用智慧与担当,绘就了“执法蓝”与“生态绿”交相辉映的动人画卷。
淬炼“科技铁军”,锻造生态守护利器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也与时俱进,不断淬炼、锻造生态守护利器,力求建设一支执法“科技铁军”。
“2024年,按照相关执法标准化建设配备无人机巡航、水质快速检测仪等24类专业执法装备,构建起‘天地空’一体化执法网络,打造‘智慧执法’新模式。”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说。此后,执法人员通过移动执法终端,实现污染源定位、执法文书生成、证据链固化的全流程数字化。
据了解,科技铁军的进步让执法效率进一步提高。在赤田水库联合执法中,这支科技武装的队伍通过无人机巡查方式,快速完成20平方公里水域排查,展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执法融合的新效能。
利剑出鞘,构建全域执法矩阵
碧波万顷、椰风海韵是三亚的生态环境优势,三亚立足本土化执法实际,坚持“水陆空”并重的立体化执法模式:海上加强巡查守护海洋生态环境,陆域加强对污染源执法管控严惩环境违法,空中实时监测颗粒物等污染物并精准管控。
面对环境违法行为,三亚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在“两打”专项整治行动和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工作中,执法人员通过大数据分析锁定违法线索,针对三亚某屠宰厂在线监控虚假标记行为、“三亚市某村8·16突发环境事故”以及第三方机构涉嫌弄虚作假等5起重大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并移送公安机关,形成“查处一案、震慑一片”的执法效应。
柔性执法,催生绿色发展动能
长期的基层生态环境执法工作,让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人员认识到:监管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要帮助企业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提高环境管理意识和守法意识,引导企业走向规范、健康、有序的绿色发展之路。
于是,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将执法工作重心由“事后处罚”转向“事前服务”,通过主动靠前服务、送法入企、现场指导等举措,对辖区企业开展主动纾困帮扶,助力企业提升环保管理和污染治理水平。
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将2024年定为执法服务质效提升年,通过主动走访企业、行业部门、属地政府,听诉求、找问题、抓整改,构建“管理+执法+服务”三位一体的执法服务模式。
在具体实践中,围绕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为51家企业“把脉问诊”,量身定制污染防治方案,推动企业污染防治设施升级;通过建立环保信用修复机制,指导企业通过整改重塑信用;常态化开展“送法入企”活动,帮扶40余家企业,提升企业环保意识,推动营商环境法治化升级,赢得群众广泛赞誉。
系列的温情执法真正实现“执法有力度、服务有温度”。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政策法规科,也因此荣获三亚市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表现突出集体。
加强联动,织密生态防护网
“一支竹篙难渡海,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持续加强与市生态环境局和周边市县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协作。
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人如数家珍:与三亚市生态环境局签署《综合执法协作备忘录》,2024年三亚市生态环境局向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移送案件线索38宗;双方开展联合检查20余次、会商重大案件5次,合力高效查办一批重大环境违法犯罪案件。牵头建立“大三亚经济圈”执法协作机制,构建“信息共享、案件协查、应急联动”的区域协作新模式,在与陵水、保亭等市县流域联合执法检查中,两地执法人员协同作战,发现并整改环境问题11个,有效破解了“交界地带”的监管难题。
“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持续深化执法队伍建设,运用AI等新技术构建智慧执法体系,创新执法模式,守好这里的生态环境,让每一朵浪花都清澈透亮,让每片沙滩都留住白沙碧海的原始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