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安澜 绿水长流——龙岩市扎实推进九龙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

来源:闽西日报    作者:闽西日报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5-14    

  五月的闽西大地,青山朗润,碧波微澜,景致婀娜。漫步在龙津河、小溪河等九龙江流域内的河畔,目之所及尽是随风摇曳的花草、鱼翔浅底的河流,这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新图景,印证着九龙江龙岩境内流域的美丽蝶变。

  坚持问题导向,持之以恒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专项攻坚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

  “龙岩没有理由不把绿水青山保护好”“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2023年4月4日,全市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动员部署大会召开,市委主要领导在会上这样强调。

  三年来,龙岩持续在全市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部署了7大方面25项具体整治任务,下发了131项问题清单,市领导挂牌督办,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其中,水环境治理专项攻坚方面,深化生猪养殖“上大压小”,共清理规模以下养殖场1747家、规模以上养殖场368家;耕地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专项攻坚方面,2024年底水土保持率提升至94.38%,高于全国21.5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31个百分点。

  坚持常态长效,进一步健全全流域生态保护长效机制

  九龙江是福建省第二大河流,保障着全省1/4经济总量的用水需求和1/5人口的饮水安全。身处源头的龙岩,理应做好九龙江流域水源水质保护工作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目前,全市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共2779名,其中九龙江流域龙岩境内各市、县、乡共设河长217名,配置村级河道专管员181人,覆盖412个村(居)。这些自上而下、大大小小的河湖长,实现了对区域河流监管治理的无缝覆盖。

  与此同时,九龙江流域严格落实河道采砂全域禁(休)采,先后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规模畜禽养殖场提标改造等专项行动,加大河湖“四乱”排查整治力度,通过实施“红黄牌”警示、水质预警短信、河长约谈等精准管控措施,促使全市水质得到较大明显改善。2024年,全市九龙江流域28个国省控断面综合水质I-II类优质水比例达85.7%,同比大幅上升17.8个百分点;19个省控小流域断面I-II类水质比例为78.9%,同比提升10.5个百分点。

  坚持系统观念,全力构建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格局

  治水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坚持岸上岸下齐抓,治标治本并举。

  2021年,经竞争性评审,九龙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在全国29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入选中央财政支持项目。龙岩市山水工程主要涉及市本级、新罗区、漳平市、连城县,共26个子项目,总投资35.57亿元。多年来,我市重点围绕九龙江流域存在的生态问题进行系统治理。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238.17平方公里。

  此外,我市还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编制《龙岩市水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挖掘开发水生态产品,在全省率先探索区域水权交易改革,交易水量2130.1万立方米,交易总单数和总水量均居全省第一,推动水资源向“水资产”转化。积极培育和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碳汇,全国首单和跨省首单在长汀成功落地,共交易水土保持项目碳汇11万吨,总价198万元,“绿水青山”加速向“金山银山”转化,“林票”“碳票”等真正带动村集体受益、老百姓增收。

  速评

  九龙江“一江清水向东流”,带来的是流域经济发展质效持续提升,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不移打好绿色生态牌,持续推进九龙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持续加强生活污染源头整治,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巩固拓展九龙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效,加快建设百姓喜爱的美丽幸福河,让九龙江安澜永在、绿水长流。

 
 
 
(责任编辑 吴运竑 校对 杨艳丽)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