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生态环境“法治化信息化科学化”建设试点现场会在南通召开

来源:自然生态环境调查网    作者:苏小环 通小环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7-07    

  近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在南通组织召开全省生态环境信访“法治化信息化科学化”建设试点现场会,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总结近三年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主要任务,推广南通市“三化”建设试点成果,推动全系统生态环境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部门分管领导和设区市生态环境局信访机构主要负责人以及省厅机关相关处室(局)负责同志参加会议,生态环境部信访办和省政府信访局相关领导参加会议。

  会上,江苏省信访局专家对党中央、国务院最新颁布的《信访工作条例》进行专题辅导,南通市生态环境局介绍生态环境信访“三化”试点建设情况,如东县生态环境局演示智慧信访平台应用,参会人员现场观摩海门区红绿辉映党建引领环境管理、“三联三化”稳控环境信访经验做法和经济开发区创建“无异味”园区、抓好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成果展示,南京、常州等4个市县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人和3名一线工作人员交流了生态环境信访工作经验做法。

  会议指出,南通市探索形成的生态环境信访“三化”建设试点成果可信、可学、可用、可推广,各单位要重点学习五个方面创新做法:

  一是在健全科学信访工作机制上,建立完善环境信访投诉办理责任体系和环境信访闭环管理工作机制,优化市县(区)两级信访工作组织架构。

  二是在锻造精干信访专业队伍上,创新开展环境信访“一案双查”,既查环境问题是否解决到位,又查承办单位人员是否尽职履责,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提升信访人员能力素质。

  三是在形成完备信访办理程序上,坚持法定优先、分类处理,实行“联系办理、调查核实、反馈回访、跟踪督查”四步工作法,推行匿名举报定期集中公开办理情况。

  四是在打造高效信访工作平台上,推进“互联网+信访”建设,搭建生态环境信访工作“一网通办”智慧平台,推广使用“简易执法与现场调处APP”,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五是在构建联动信访攻坚体系建设上,坚持源头治理,开展“无异味”园区创建活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立推行“环境信访乡贤调解室”和“环保老娘舅工作室”,探索“围炉夜话”“生态环境圆桌对话”等基层环境治理新模式。

  会议强调,近年来,江苏省生态环境系统牢记“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坚持领导带头、高位推动,坚持完善机制、规范办理,坚持集中攻坚、重点突破,坚持强化督办、注重实效,大力推动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信访举报稳中有降、信访秩序平稳可控。

  2018年以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连续五年分别被生态环境部和省信访局评为信访工作先进集体。但随着生态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群众对优美环境的需求范围更广,期望值越来越高,伴随着城镇化、工业化推进和发展,噪声、异味污染已成为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个别行业和地区环境信访问题依然多发易发,各级必须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直面矛盾挑战,深入调查研究,把握特点规律,驰而不息抓攻坚,久久为功抓落实。

  会议要求,新时代新征程上,各级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科学把握信访矛盾新特点新规律,围绕中心任务,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能力,推动生态环境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新要求新期待。“十四五”期间,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两个责任”。即强化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强化系统和领导干部落实信访工作责任,管行业必须管信访,管业务必须管信访。

  二是推进“三化”建设。即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信访工作法治化、信息化、科学化建设,不断提高信访工作质量水平。

  三是发挥“四个作用”。即发挥“晴雨表”作用,通过生态环境信访数据变化,感知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治污攻坚成效;发挥“助推器”作用,通过挖掘信访数据“富矿”,助力抓好生态环境监管和治污攻坚;发挥“缓冲器”作用,通过及时就地化解生态环境信访矛盾纠纷,以全系统的安全稳定保证全省的和谐稳定;发挥“连心桥”作用,了解民情,掌握民意,集中民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及时改进工作作风。

  今年下半年,各级要结合年度工作安排和主题教育,突出抓好重大活动生态环境信访保障,切实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信访问题整改和群众给省委主要领导留言办理,扎实开展突出信访矛盾“百日会战”、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和攻坚化解巩固提升行动,持续深化噪声污染治理专项行动,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 吴运竑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