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多措并举高质量完成督察整改任务

来源:自然生态环境调查网    作者:白琪 钟兆盈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1-09    

  2017年以来,浙江省杭州市经历了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1轮省级督察、两次省委专项督察,全市上下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将高质量完成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领域问题的重要抓手,高标准、严要求、实作风推动各项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截至目前,2017年第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15项问题和1591件信访件、2019年省级督察49项问题和356件信访件、2020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14项问题和1157件信访、2021年省委专项督察17项问题和157件信访件、2022年省委专项督察13项问题和85件信访件已全部完成整改。

  强化建章立制,确保督察整改全面彻底

  对标中央和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要求,杭州市加强跟踪督导、强化问题盯办,市级层面建立完善定期调度、现场督导、督办约谈、通报讲评、验收销号5项工作机制,坚持“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一季一例会”制度,整改进展每周报送市分管领导、每月呈报市主要领导并通报区县市党委政府和市级部门,全过程动态管控。

  杭州市整改协调小组常态化开展现场督查,联合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开展联合督查。灵活运用抄告、督办、通报、约谈等多种手段,将整改工作与年度综合考评、美丽杭州考核挂钩,加强压力传导,推动责任落实,切实啃掉了一些“硬骨头”难题,攻坚了一批“老大难”问题。

  强化主动排查,形成督察整改震慑效应

  坚持刀刃向内,突出问题导向,杭州市在全省率先构建生态环境问题发现和整改闭环机制,组建水、气、土、生态4个领域工作组,围绕“大生态”领域常态开展明察暗访,积极变“被动改”为“主动查”“源头防”。每季度以曝光片形式通报一批典型案例,由分管市领导召开全市会议部署整改要求,形成强大震慑效应,已累计曝光10期396个问题,完成整改356个。

  同时,每年组织开展全市督察整改“回头看”和“举一反三”排查专项行动,通过属地自查、交叉检查、市级抽查、联合督查等方式,不断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整改成果。杭州市政府成立工作专班,全面推进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修造船和复合布加工等13个重点行业污染整治提升工作,系统治理突出性、普遍性和反复性问题。组建专家团队,强化部门联动、市区协作,全面排查整治行业性问题。成立“尖刀”班开展重点行业专项联合执法,以强大执法震慑压实整治责任。

  强化典型选树,发挥督察整改示范作用

  注重总结提炼,积极选树典型案例,形成良好示范效应。如钱塘区雨污混合水排入钱塘江问题整改作为正面典型案例在2022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播出。2022年萧山区龙山河截污纳管、天子岭垃圾填埋场臭气扰民、富阳区毁林造地、钱塘区雨污混合水排入钱塘江、桐庐县存量石粉污泥处置5个问题入选“七张问题清单”示范榜。

  2023年,杭州市拱墅大运河违建问题整改、淳安千岛湖饮用水源风险防范问题整改、杭州市“无废亚运”、拱墅区噪声扰民问题整改、富阳区蓝藻防控阻击战等5个案例被评为“七张问题清单”典型案例。上城横四港水质问题整改、富阳涉林垦造问题整改、桐庐石材行业整治、滨江区设备噪声扰民整改等4个案例被评为重大生态环保督察清单典型案例。通过督察整改典型案例,不仅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而且示范引领各区、县(市)比学赶超,形成全面改善环境质量的良好氛围。

  强化数字赋能,推动督察整改提质增效

  开发建设、迭代升级“督察在线”应用场景,杭州市以数字化手段落实各类督察问题和主动排查问题的闭环管控,作为“一地创新、全省共享”项目在全省推广,并作为省级试点在钱塘、临安实施乡镇(街道)贯通。

  同时开发“督察在线”手机端,现场自动关联督察问题点位,发现问题及时录入手机端,启动抄告督办流程,提高督察整改工作成效。积极引接“七张问题清单”应用平台和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问题发现·督察在线”数据,动态亮晒问题排查发现、问题整改销号、“七张问题清单”指数排名、示范榜和警示榜等情况,对整改不规范、销号不严谨等情况第一时间预警提醒、核查整改。

  下一步,杭州市将继续突出“走在前、作示范”的导向,执好“督察利剑”,持续加大生态环境问题排查发现力度,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推动环境质量更好、自然生态更美、绿色发展更优、人民群众更满意。

(责任编辑 吴运竑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