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合生态修复还山于民 深挖“生态矿” 产兴百姓富

来源:自然生态环境调查网    作者:赵彤 张健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1-09    

  

  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横梁街道三友湖村,三友湖碧波微澜,白龙山五彩斑斓,山水之间沃野广袤、屋舍俨然……游客们把这里称为三友湖版“富春山居图”。然而它的背后,还藏着一幅“山乡巨变图”。近年来,六合区加快推动矿山宕口整治,以好山好水带动周边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自然“疗伤”,废弃矿坑成“富林地”

  三友湖村山水资源丰富,孕育形成了砂石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天赐国宝、中华一绝”雨花石的主产地。靠山吃山,采砂、淘石曾一时成风,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久而久之,米家洼、金家洼等一个个矿坑留了下来。遗留的矿山废弃矿渣随意堆放,导致地表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2021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期间,六合区收到交办的“米家洼地区有偷盗矿产资源”信访问题线索。随后,在南京市生态环境局的帮扶指导下,六合区第一时间启动米家洼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以实整改推进真销号,还山于民。

  六合区邀请多方专家开展现场调查,制定生态修复方案。米家洼废弃露天矿山区域先后实施了截排水、坡面放坡、场地平整以及植被复绿等措施。截至目前,整个矿区新增林地84.6亩、草地46.5亩以及坑塘水面82.05亩。一眼望去,生态修复工程初见成效,昔日的废弃露天矿山已经成为“富林地”,一棵棵小树苗在此生根。

  讲好雨花石故事,释放生态活力

  做好做实矿山修复的同时,三友湖村也在思考,如何用好用活废弃矿山资源。南京雨花石米家洼地质公园应时而生。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六合区清除了坡面危石、临空石,坡脚开挖人工水沟作为景观隔离带。2022年国庆假日前夕,雨花石地质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运营一年多来,这里已然成为雨花石爱好者的乐园。记者在现场看到,不时有游客驱车前来购票游园,欣赏琳琅满目的雨花石展品。2023年国庆小长假期间,这里共接待约两万人(次)游客,不少人专程从北京、广东等地赶来体验雨花石文化。

  看到村里发展越来越好,“跳出农门”的米立军主动辞去了城里的金融白领工作,返乡建设米家洼户外营地,打造了露营区、山地车赛道等,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2023年以来,我们共接待游客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00万元。”米立军说,红火的生意,增加了自己持续投入的底气。眼下,他正带领工人建设雨花石科普馆、咖啡屋等,不断丰富旅游业态。

  深挖生态富矿,发展农旅产业

  思路一变天地宽。随着“两山”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三友湖人不断深挖“生态富矿”,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禀赋发展农旅产业。2021年底,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与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公布了全国首批132家生态农场名单,位于三友湖畔的就有3家。

  江苏艾津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是最早看中三友湖这片土地的农业企业之一,近年来打造了千亩稻园,开展水稻种植。艾津稻园种植负责人金振鹏告诉记者,好山好水出好米,三友湖村远离工业厂区、城市喧嚣,有着优质的灌溉用水,水稻自然长得好。在水稻种植全过程中,稻园参考整合欧洲食品标准、国际食品法典和绿色标准,高标准种植高品质水稻,产出的大米每斤售价高达20元,且广受市场追捧。三友湖的好生态还造就了有机农业领域最高标准“德米特”认证的鸡蛋和高质量猕猴桃。

  产业兴带动百姓富。2022年,三友湖村村民人均收入超3.3万元。

  远眺秀美的湖光山色,村党委副书记魏庆亚信心满满:“依托雨花石地质公园、米家洼户外营地等载体,做好‘土特产’文章,不断发展地质科普教育、赏石淘宝、户外运动等新兴业态,‘石乡’金字招牌会越来越亮。”

(责任编辑 吴运竑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