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执行力,山东省东营市生态环境局日前联合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共同举行2023年度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技能比武,以练促学强内功、查不足、补短板,提高执法人员综合业务能力,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本次技能比武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共设置理论考试、无人机操作、污染源自动监控、VR现场模拟执法、执法新装备应用展示五大竞赛内容。理论考试主要检验参赛队员对执法业务和常用环保法律法规掌握及运用情况,现场实操主要考验执法人员现场执法程序的规范性,发现问题、调查取证、新技术手段运用等能力。
内外兼修,夯实“硬支撑”
东营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玉国强调,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举行此次执法比武活动。一要提高认识,准确把握执法练兵的重大意义,通过比武练兵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执法能力,锻造环保铁军的“主力军”。二要找准差距,牢固树立“比出水平,赛出差距”的理念,既要全面展示执法技能和业务能力,又要找出差距、发现不足,不断提升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三要顽强拼搏,充分展现环保铁军的良好形象,牢固树立勇争第一的竞争意识,在比武中勇于争先创优、展现风采、赢得荣誉。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扎实的理论功底是执法人员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的基础,是做好环境执法工作的基本功。本次知识竞赛内容既有党建理论知识,又有环境法律法规、制度标准,还有水、气、固废等重点领域现场检查要点内容,是对执法人员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一次全面检验。比赛前,执法人员克服执法任务繁重等困难,利用休息时间强化学习,努力增加知识储备。赛场上,参赛人员沉着冷静、信心满满,全力以赴争取优异成绩。
发现问题是环境执法工作的立身之本。本次比武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的原则,预设废气自动监控、危废倾倒、VOCs现场等考点。在比武现场,随着评审员一声令下,参赛队员立即出示执法证件进场,在查看企业排污许可执行、环评报告等资料后,深入厂区进行现场勘察,查看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运行、在线监控设施基础参数设置、污染物达标排放等情况,同时详细询问企业相关人员。大家齐心合力,默契配合,凭借高超的执法技能精准发现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

行政处罚是环境执法的重要内容,案卷质量是执法水平的重要体现。发现违法问题后,参赛人员积极协作,紧张有序地制作调查询问笔录、现场检查(勘察)笔录,提取证据,撰写案件调查报告,做到执法程序合法、笔录证据清晰完整、适用法条准确无误,执法文书规范标准。
技能装备,尽显“科技范”
蔚蓝长空,“雄鹰”展翅,无人机在参赛队员的熟练操控下,起飞、下降、左右自旋、悬停拍照。
据了解,作为非现场监管的主要手段之一,无人机可以在不惊扰执法对象的前提下,提前了解现场情况,对违法行为的关键环节进行前期取证;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中,能克服交通不利、情况危险等不利因素,快速赶到污染事故所在空域,定位污染事故源头,实现对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精准打击。本次比武将无人机操作纳入考核范围,旨在强化无人机执法能力,切实提升执法人员技能水平。

在比武现场,红外热成像仪、手持式挥发性有机气体分析仪等新装备也成了执法人员的“火眼金睛”。红外热成像仪利用热辐射原理,根据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情况,提供温度测量和热状态分析,能够看到肉眼无法观察到的VOCs泄漏气体。

以往只能通过闻味道或者逐一检测才能发现的泄漏点,现在只要经成像仪“扫一眼”,污染排放立马无处遁形,这给执法人员带来了便利,也提升了科学执法、精准执法的能力,极大提高了执法专业化水平。

活动现场,相关技术人员还重点对装备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适用场景等内容进行了讲解和答疑解惑,并现场开展教学,演示各类执法装备使用技巧。
东营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云龙表示,此次技能比武活动是深化东营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改革、打造生态环境执法铁军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对东营市生态环境执法队伍业务技能和精神风貌的一次全面检阅。下一步,东营市将持续加大生态环境执法队伍专业能力建设力度,不断优化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着力打造东营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中的主力军,为扎实推进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美丽东营建设目标提供重要保障。
(责任编辑 吴运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