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生态环境局在2023年云南省重点行业生态环境执法比武竞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个人一等奖,首次斩获“双第一”。

昭通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份荣誉来之不易,今年以来,昭通市着力全面提升执法能力,通过市级交叉执法检查,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全面推进赤水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开展市级渔洞水库水源地生态环境专项执法检查,执法业务培训,常态化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等有力举措,不断推进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工作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为进一步提升执法能力,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昭通市制定印发了《昭通市生态环境局2023年“绿剑昭通”生态环境联合执法检查暨实战大练兵活动方案》,聚焦“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和重点行业”,持续强化实战练兵、全员练兵,着力提升生态环境管理、督查、执法和技术支撑融合效能。同时,通过“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实行“全年、全员、全过程”练兵,进一步突出实训、实战、实效,充分发挥专家作用,依靠无人机、污染源自动监控、视频监控和环保设施用水、用电监控等物联网监管手段,完善问题发现机制,全面提升执法能力。
昭通市着力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监管机制,推进“互联网+统一指挥+综合执法”。通过“双随机、一公开”共检查企事业单位65家次。同时,推行正面清单、柔性执法、审慎包容等机制,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既有力度更有温度。今年1至6月,全市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43件,共计罚款500余万元,查封扣押5件,移送拘留2件。2022年以来对36家企业减轻处罚金额590余万元。
同时,全面推进赤水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生态环境部2022年3月交办昭通市赤水河主要支流入河排污口710个,已完成710个入河排污口溯源调查工作,对具备监测条件的273个排污口开展了取样监测,根据排查、监测、溯源情况,结合实际,目前已制定并印发赤水河一、二级主要支流入河排污口“一口一策”整治方案。根据整治方案,支流710个排污口,目前已完成整治652个(无需治理和立行立改),需要整治58个,整治完成率92%。
昭通市每月开展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渔洞水库环境监察、监测工作,并上报市政府。对2022年6月检查发现的渔洞水库水源地94个点位和142个问题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已完成整改142个、完成率98.6%。
昭通市严格按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度,定期分析、研判群众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时受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转办信访件,对群众来信来电、微信或网络平台举报的每一个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及时回复。今年1至6月,共接到生态环境信访举报案件489件,受理435件,不予受理54件,办结402件,办结率为92.41%。
此外,邀请专家就行政处罚法与实用、打击涉危险废物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及证后监管与执法要点、生态环境执法稽查工作要点等内容开展培训,并对近几年昭通发生的突发环境应急事件进行分析,讲解环境应急事件应对方式方法。
下一步,昭通市将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管,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责任编辑 吴运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