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规范化建设提升执法效能

来源:中国环境调查网    作者:吴震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9-18    

  “今年9月1日,我局对你企业现场检查,发现一台注塑机正在生产,配套建设的光氧催化+活性炭吸附废气治理设施中,光氧催化的UV灯管线路故障,指示灯均处于熄灭状态,你是否了解情况?”“我了解,我陪同了检查,确实是光氧催化设施出现了故障,没有通电使用……”这是山东省枣庄市生态环境局薛城分局执法人员日前在调查询问室里开展调查询问的一幕。

  在薛城分局执法办案区,从信息采集室、案情分析室、行刑衔接室到档案室、调查询问室等一应俱全。

  今年以来,薛城分局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执法“机构规范化、装备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制度化”“四化”建设,在办公楼一层建设了四大区域,即群众接待区、执法办公区、后勤保障区、执法办案区,积极推动“全员执法、区域主抓、要素协同、数智赋能”“四驱”联动执法模式,在内部形成了区域与要素执法无缝衔接、纵横交叉叠加、全员全域全覆盖;在外部形成了县域协作、部门联合、行刑衔接、府检联动左右协同,省市区镇上下贯通的大生态环境执法格局。

  为加强执法能力建设,薛城分局专门配备3部执法车辆,先后投资500余万元建设智慧监管平台、购买仪器设备,配备可视化执法记录仪、红外热成像仪、无人机等执法装备,建立执法装备使用台账,指定专人负责装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为规范执法提供了有力保障。建立执法人员着装、执法人员行为规范等工作制度,执法人员日常工作有规可依;进一步健全信访接待、案件管理、案件审查等制度,推动执法管理制度化。

  薛城分局按照区域环境特点,把执法大队分设3个中队,按区域主抓123家企业的执法监管;环评、总量、大气、水、土壤等职能科室牵头负责要素执法,梳理70余个要素执法场景;整合10余个环境管理、监控等网络平台,建设以正面清单企业监管为统领的智慧监管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研判,为执法提供“数智”支持。

(责任编辑 姚妙条 校对 吴运竑)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