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重庆市南岸区生态环境局获悉,南岸区采用数字赋能、分级分类管理等方式,实现了危险废物100%安全利用处置。
南岸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政委马驰标向记者表示,南岸区现有危废产废单位1381家,其中工业企业186家,医疗机构579家,机动车维修行业421家,其他行业195家,存在危废产生单位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
为此,南岸区按照不同行业分领域、分类别实施管理,南岸区生态环境局联合区交通运输委、区农业农村委、区商务委、区卫生健康委等行业主管部门出台了医疗机构、机动车维修行业、废弃农药包装、动物诊疗机构、再生资源回收等各行业固体废物环境管理规范指导文件,分行业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同时,我区强化统筹调度、通报考核,持续压紧压实镇街属地监管责任,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全覆盖。
其次,依托“巴渝治废”和南岸区固体废物信息化管理系统,根据产废量将企业划分为重点管理、简化管理和登记管理三类实施差异化监管,要求重点管理单位每月申报危险废物产生处置情况,危险废物执行“一物一码”精细化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南岸区还为39家产废量较大的企业安装了视频监控设施,实现实时监管和智能预警,减少现场检查频次。
南岸区还对全区所有产废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建立“问题清单”,指导督促整改落实。打造了20家不同类别的危险废物管理示范企业,制定了各类危险废物管理操作指南,定期开展危险废物管理培训,每年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评估,通过现场、线上帮扶为产废单位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全面提升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
据了解,十四五以来累计查处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行为24起,罚款245万元,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危险废物刑事案件4起,有效震慑了危险废物环境违法行为。
(责任编辑 姚妙条 校对 吴运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