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扎实推进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积极提升生态环境监测预警能力,促进生态质量监测网络覆盖更全、触角更细、响应更快。
提升质量监测站点运维保障能力。扎实做好3个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基础保障,全面监测城市建成区和更大区域范围内空气质量整体情况和变化趋势,掌握常规污染物实时数据。对鳌峰、敬亭山子站开展站房改造,预计年底前完成。做好5个国控、2个省控水质监测站点基础保障,加强水碧桥等重点断面周边巡查及宣传,禁止周边居民随意至断面取样点附近钓鱼、捞螺蛳,减少人为活动干扰,强化监测网络预警能力。建成宣城市城区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在城区设置7个自动监测点位开展实时监测。
提升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能力。持续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实施夏季臭氧和秋冬季细颗粒物污染物精准管控项目,修编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实施细则)和应急减排清单,明确重点行业涉气企业应急减排措施及法律责任,推动重点涉气企业全部树立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公示牌,指导3家企业提升重污染天气期间的环保绩效等级。
提升生态安全监测预警能力。补齐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装备、业务能力短板,提升执法监测能力,建立“源头排查+过程管控+末端执法”的全链条监管流程,常态化开展排查整治、拍摄生态环境暗访片等方式,主动发现问题、整治问题。持续开展专项及重大节假日隐患排查,今年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备案51家。强化技术支撑,推广无人机巡查,使用新型监管工具,扎实保障生态环境安全。1月至8月,宣州区国、省控水质断面达标比例为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为100%。
(责任编辑 吴运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