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公众环境教育设施运营培训交流会在深圳花园格兰云天大酒店举办,全市23个自然学校、58个环境教育基地、5个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有关负责人和环保志愿教师参加了培训。红树林基金会邱文晖、深圳市方向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南一方分别围绕环境教育课程设计、科普解说系统设计两方面进行了交流。环境教育基地代表华大科普教育基地(深圳华大万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横岭水质净化厂(深圳北控创新投资有限公司)进行了研学课程分享。
红树林基金会代表邱文晖重点介绍了环境教育的五大目标——“觉知、知识、态度、技能和行为”,并以此目标为工具开展自然教育课程策划和成效评估的方法。
深圳市方向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南一方从选点选线规划、主题选择原则、解说标识内容编写、版面版式设计等方面介绍了科普研习径的设计,帮助参会者了解如何设计一个具备以“解说”为目标的标识系统、具备自导式功能的步道空间。
深圳华大万物科技有限公司孙海陆和学生代表李宗泽分享了“基因技术在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中的应用”,该研学课程依托于环境DNA(简称“eDNA技术”),通过采集水、土壤等环境介质,提取其中的DNA,经过测序对比,实现对生物群落的精准分析,以对水生动植物最小的损害实现最大范围的监测。
深圳北控创新投资有限公司陈俊蓉介绍了横岭水质净化厂的研学课程体系,通过精心策划的教学模块,带领青少年深入了解水的世界、感知水的魅力、领悟水的价值。
截至目前,深圳已创建公众环境教育设施71个(其中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19个,国家自然学校能力建设项目试点单位7个),每年开展环境教育活动4000多次,公众参与人数近百万,是深圳生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重要平台。
(责任编辑 姚妙条 校对 吴运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