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位于四川省邛崃市的白沫江水美乡村生态综合体项目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这是2021年4月经批准入选全国首批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据悉,2023年,项目实施所在3个镇的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合计较2020年项目实施前增长944万元。2024年“十一”期间,3个镇累计吸引游客67万人次,同比增长10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4100万元,同比增长121%。
项目整合梳理邛崃市夹关、临济、平乐3个镇的特色资源,将白沫江流域20公里以及水岸线两侧12平方公里整体纳入水美乡村生态综合体EOD试点范围,坚持“四个统筹”,探索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相互支撑路径,着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统筹保护与开发,强化顶层设计。项目统筹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区域开发与持续运营、项目融资与组织实施,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整合梳理邛崃市夹关、临济、平乐三个镇的特色资源,将白沫江流域20公里以及水岸线两侧整体纳入水美乡村生态综合体EOD试点范围,引入专家人才、专业机构,高水平开展片区规划、策划和实施方案编制,探索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相互支撑路径,对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览园等重大项目创新开展全球规划策划招标竞赛,从B+H等243个国际一线团队和大师作品中选定最终方案,得到了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Discovery等国际机构的关注。
统筹修复与治理,改善提升环境。项目坚持系统观念,聚力涵养绿色生态本底,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实施植被恢复、耕地修复、水生态治理等工程,森林覆盖率持续增加。开展白沫江夹关段、平乐—临济段水生态综合治理,河流断面水质由2019年的Ⅳ类稳定提升至Ⅲ类以上。2020年以来,夹关、临济、平乐3个镇提升森林质量6000余亩,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推进村民下山、生态上山,引导村民梯次向城镇集中。项目同步开展水岸线、农村公路、林盘聚落、乡村集聚区人居环境整治,以及大地景观风貌提升和关键节点植绿筑景,让乡村风貌与自然景观融合、协调、共生。
统筹保护与开发,打造地标示范。项目打造中国首个沉浸体验型生物多样性博览园,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展示为主题,以“一馆一村六境”为载体,融入3D数字化技术、视听互动、虚拟互动等表达手法,集成游憩、研学、观光等多元功能业态。博览园为2024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四大分会场之一,自2024年4月26日开园以来,举办活动近280余场次,吸引游客76万余人次
统筹产业与项目,探索资源转化。项目将生态资源、农业资源、文旅资源进行统筹分析,挖掘其资源的唯一性、产业性,结合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片打造,推进产业化、品牌化开发。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簇团式布局“特色镇+川西林盘+精品民宿”,打造茶乡之秀林盘、渡槽记忆林盘、天府黑茶公园、栖源村等文旅项目,呈现守拙、竹上花楸等一批精品民宿,培育自然研学、乡愁体验、林盘酒庄等新场景新业态。以商业化逻辑推动闲置资源盘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依托成都市水美乡村发展有限公司,探索“平台参与+银行贷款”投融资机制,发挥EOD项目资金杠杆作用,取得国家开发银行20年长期限、低利率贷款融资,以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15年长期限、低利率贷款融资,解决项目投入资金难题。

张冠乔摄
